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祈懷秋
居住證惹塵埃,對於中國大陸在九月初開放台灣民眾申請居住證,讓台灣人在中國大陸的生活更便利,原以為美事一樁,沒有想到竟被政治人物解讀成好像領了叛國證一樣,認為這是遂行了中國大陸統戰的詭計,危及國安的層次,嚴重的侵害台灣人民的主權,於是綠委磨刀霍霍,放話要限制公民權,時代力量委員甚至提出除籍的處罰,一張卡片不觸及政黨的認同,如許的立法會不會太繁重?乃至觸及違憲也要為之嗎?這是道地的親痛仇快。
按照統計,常駐大陸的台灣民眾快要200萬人,這些台商、台生在台灣的權益將會受到政府如何的限縮規範,目前還在匯集各界的意見。台商到中國大陸打拼,心繫台灣、繳稅給台灣政府、家人都在台灣,因為一張居住證要剝奪他們的公民權,這樣違背《行政程序法》也違背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》,棲身證其實不等於大陸戶籍,若是當局洩恨式的立法,限縮公民權,乃至戶籍,堵截他們與中華民國的關係,粗魯地把這些人推向中華人民共和國,這是民進黨當局立法的意旨和目的嗎?或是以此為恫嚇,攔阻更多的人去請領居住證,卻讓台商在經濟和生涯上帶來不便,會讓他們更心向台灣嗎?

圖片取自:(google圖片)
這個中秋節台商很鬱卒,加入大陸台商秋節座談聯誼流動,月圓人不圓。美中兩大巨頭的商業戰如火如荼在進行,眼看著會愈演愈烈,絲毫沒有轉緩的趨勢,台商對本身事業所遭到的衝擊,該轉戰他國或是凱旅回朝,可以說千頭萬緒。還要面臨爆炸性的棲身證話題,茲事體大,陸委會已將居住證的管束列為新會期的優先法案,管束請領居住證的風雅向已肯定,至於限縮公民權的規模、深度、強度還在研擬傍邊。陸委會的新聞提到,供給便民的棲身證,實際上是展開對台灣民眾的實質控管,操作所謂兩岸同屬一中的同一進行式,也就是改變兩岸的政治近況,是屬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工作。
責打自家人出氣成為政治的祭品,已不是第一次,M503航道的事件,我們政府勾銷中國航空春節加班機,有5萬名台商、台生春節返鄉受阻。接著又産生中國大陸要求外籍航空將台灣更名中國,我們的交通部曾研擬對更名的航空公司禁停空橋,受影響的是台灣的民眾,如許的政策遭到輿論撻伐才批改。而今又要大限縮領居住證的台灣民眾公民權,有一個可循的脈絡就是永久在責罰自家人。
假如立法限制公民權和除籍成真,這些人被當局單方面鏟除與中華民國的聯系關系,猶如被自己的當局棄絕的人球一樣,他們還需要繳稅給中華民國當局嗎?明顯,剝奪公民權的條件就是,民進黨當局認定這些台商多數不會投票給民進黨,所以選票考量並沒有損失,反而國民黨落空了很多的投票軍隊,這是民進黨的一石兩鳥嗎?這樣一次大範圍的清倉,是要讓留在台灣的都是純度更高、愛台灣、認同台灣價值的綠色選民嗎?
台商提出三不:但願當局立法不要急急上路、不要污名化、不要搞錯對象。現在民進黨已列優先法案就是要倉皇上路;將領有棲身證的人視同倒戈,要重辦,是徹底的汙名化;政府嘴巴說政治提防是針對北京而非台商,然則沒有本事賞罰中共政權,只能針對這些無辜的台灣庶民開刀,台商在中國大陸討生涯就是犯了原罪被拿來當祭品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,台商何辜啊!
更多論壇文章
高雄,又老又窮!
韓國瑜去台北幹嗎?
發票、蜜餞與布丁人生
靠著一條網線路 六十多歲老媽嫁到澳洲去
準備好面臨下一個海嘯了嗎?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9C%AC%E6%98%AF%E5%90%8C%E6%A0%B9%E7%94%9F%EF%BC%8C%E7%9B%B8%E7%85%8E%E